公众环境研究中心(IPE)近日发布首份"美丽城市共建指数"研究报告,对全国百座重点城市的环境治理、低碳转型、生态修复及可持续发展成效进行系统评估。上海国际环保展了解到,经过十年持续治理,我国城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。

该指数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,旨在推动"美丽中国"战略在城市层面的落实。评估结果显示,宁波、深圳、北京位列前三,广州、成都、威海、福州、昆明、宜昌、厦门紧随其后。沿海城市在环境治理方面表现亮眼,西南地区在清洁能源转型上成效显著,而中部城市则在生态修复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上海国际环保展了解到,过去十年间,城市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:
·大气治理成效显著,PM2.5平均浓度降幅超50%,城市蓝天数明显增加;
·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,劣V类水体基本消除,优质水体比例突破90%大关;
·城市绿化水平大幅提高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近三成,绿色空间显著拓展。
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监测数据上,更被市民真切感知。IPE联合环保组织开展的"城市之眼"影像征集活动,累计收集环保主题照片超300万张,记录下城市环境改善的生动历程。
在低碳转型方面,部分城市走在前列:深圳实现清洁能源全消纳,海口、上海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全国领先。科技创新也成为驱动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,北京、深圳研发投入连续多年保持高位,带动新能源、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。
报告建议:加快修订空气质量标准,建立城市碳排放精准管控机制,推动数字化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,构建全民参与的生态保护平台。同时强调,一线城市应发挥技术引领作用,带动全国城市绿色转型,提升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话语权。
文章来源:科技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