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生态环境部通报上半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状况,数据显示,全国臭氧浓度有所反弹。原因何在?
在7月21日召开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,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对此予以权威解答。
前体物排放量大,气象条件近5年来最差,带动全国臭氧污染反弹
刘友宾指出,2022年1—6月,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,339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4.6%,同比上升0.3个百分点。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“五降一升”,其中pm2.5浓度同比下降5.9%,臭氧浓度同比上升4.3%。
目前,我国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中,臭氧二级标准限值为160微克/立方米,与世卫组织标准一致。从近5年看,我国臭氧浓度总体保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。2018年—2022年上半年,全国臭氧浓度分别为143、143、141、138、144微克/立方米,虽然年际间存在小幅波动,但总体基本稳定在140微克/立方米左右。
“今年上半年全国臭氧浓度有所反弹,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,”刘友宾指出,一方面,导致臭氧污染的前体物排放仍处于高位。研究表明,我国4种主要大气污染物中,so2和一次pm2.5排放量已降至百万吨级,而臭氧污染前体物nox和vocs排放量仍然是千万吨级。
另一方面,今年气象条件总体偏不利。4月—6月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、长三角地区、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同比气温升高、降水减少、湿度降低,气象条件接近5年最差水平,导致三大重点区域臭氧浓度同比显著上升,带动了全国臭氧污染反弹。
夏季帮扶整改突出问题,继续推进vocs和nox协同减排
面对臭氧污染的严峻形势,生态环境部自5月起正式启动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夏季监督帮扶工作,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、汾渭平原、苏皖鲁豫交界地区为重点,聚焦重点行业企业,着力解决造成臭氧污染的突出问题。
今年夏季监督帮扶综合考虑疫情防控形势及稳经济大盘要求,以在线监督帮扶形式开展,建立远程在线监督帮扶信息平台,运用大数据手段,精准识别问题线索,在线推送任务清单,指导地方开展现场排查。
记者梳理发现,治理臭氧污染,多地积极行动,出实招,见成效。
在河北,帮扶+严查,实现管理联动、精准执法。突出问题导向,聚焦减排重点,一方面抽调力量开展跨区域交叉执法,另一方面利用各方优势,精准有效合力攻坚。同时,充分发挥非现场执法手段应用,对重点扬尘源开展走航监测,搜集高值、超标异常数据等问题线索,及时推送给各执法组,实现“战污”与“减排”双推进。
创新推行“政府开方、企业买药”,变执法检查为帮扶指导,山东探索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新模式,针对企业特点和具体问题,开出整治“药方”,提出治理方案。企业根据“药方”,自行选择治理工艺和设备,完成治理要求任务。打破城市界限,邀请各驻市“一市一策”专家全程参与。不少地市臭氧恶化趋势得到遏制,臭氧浓度“扭亏为盈”,实现改善。
湖北紧盯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,自6月中旬至明年1月,5个帮扶组对17个市州实施多轮次现场帮扶。聚焦臭氧源头点位逐一排查,对不规范点位现场交办督办;组织召开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”一企一策”整改交办会,邀请大气专家为企业答疑解惑。
安徽则重点聚焦vocs全流程治理,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撑作用;精准查找问题,科学溯源,采取针对性措施,加强联防联控力度,强化预测预报与统筹调度,坚决查处偷排偷放、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,严厉打击数据造假行为。
来自生态环境部的数据,截至7月20日,夏季帮扶在线推送任务清单共向89个城市推送问题线索5000余条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深入开展现场排查,整改一批突出环境问题,促进vocs和nox协同减排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抓紧推动出台《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行动计划》,继续强化pm2.5污染防治的同时,深入开展vocs综合治理和源头替代,推进vocs和nox协同减排,有效遏制臭氧浓度增长趋势,到2025年,vocs和nox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%以上,实现pm2.5和臭氧协同控制,全面改善环境空气质量。”刘友宾如是说。
文章来源:中国环境app
2022上海国际环保展将于10月9日-11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拉开帷幕。本届展会展示面积将达17万平米,汇聚超2,000家品牌展商。展示范围涵盖综合治理、水、大气、智慧环保、环境监测、资源再生、土壤、噪声8大环境污染治理领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