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继续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,推动生态文明建设,就必须开展资源综合利用。作为资源综合利用的核心,大宗固废具有量大面广、环境影响突出、利用前景广阔的特点,因此推动其综合利用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、改善环境质量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。
在开始探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这个话题之前,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基础问题:什么是大宗固废?大宗固废指单一种类年产生量在1亿吨以上的固体废弃物,包括煤矸石、粉煤灰、尾矿、工业副产石膏、冶炼渣、建筑垃圾和农作物秸秆等。
划重点——单一种类年产1亿吨以上的固体废弃物。如此巨量的大宗固废如何得不到合理利用,势必会占据土地,浪费资源,带来生态及安全方面的诸多问题。
为了进一步强化大宗固废的合理和高效利用,发改委、科技部、工信部、财政部、生态环境部等9部委不久前联合印发《关于“十四五”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》,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提供了参照依据。
如果留意了的话,不难发现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中已经明确提到“加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”,因此可以说《指导意见》的出台在意料之中。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指出,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是绿色发展之需、形势变化之选、效率变革之途,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,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。
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王学军教授认为,强化大宗固废的合理和高效利用,不但能有效缓解现有的问题,而且由于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,对于保障资源安全,促进高质量发展,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。
针对大宗固废综合利用,《指导意见》提出了明确目标,即到2025年,煤矸石、粉煤灰、尾矿(共伴生矿)、冶炼渣、工业副产石膏、建筑垃圾、农作物秸秆等大宗固废的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,利用规模不断扩大,新增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60%,存量大宗固废有序减少。
为什么是60%?可能会有人以后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的。很简单,经过“十三五”时期的大力推进,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截至2019年,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5%,比201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。在此基础上,再提升5个百分点,也合情合理。
公开数据显示,“十三五”期间,累计综合利用各类大宗固废约130亿吨,减少占用土地超过100万亩,提供了大量资源综合利用产品,对缓解我国部分原材料紧缺、促进各行业高质量发展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不过,e20研究院固废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潘功表示,受资源禀赋、能源结构、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,未来我国大宗固废仍面临产生强度高、利用不充分、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低的严峻形势。我们也了解到,目前我国大宗固废累计堆存量约600亿吨,年新增堆存量近30亿吨,尤其是赤泥、磷石膏、钢渣等固废利用率仍旧偏低,可谓任重而道远。
综合分析来看,我国城镇化、工业化继续推进,进入新时期,包括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工程开建等,垃圾分类、无废城市建设的压力与日俱增,加上现有工业、建筑废物存量巨大,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潜力可观,故而在碳目标实现过程中,受益于政策扶持、产业信息、技术研发、市场开发等优势资源,一大批能够把握机遇的环保企业有望迅速成长,共同挖掘大宗固废这座“金矿”。
6月2日-4日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举办的2021世环会【国际环保展】上,一大批固废处理企业将盛装亮相,集中展示我国固废处理领域的新产品、新技术及解决方案等,同期还将召开2021化工环保三废治理前沿技术与工艺成果交流会、第二届固废处置与资源化高峰论坛(医废专题)等精彩活动。把脉大宗固废乃至整个固废行业新风向,这个机会不容错过!